即刻订阅付费资讯
中概股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登录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展望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下午茶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全球地产
标准订阅
高端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数据新闻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业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QQ空间
读读日报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中概股
关注
香港金管局批评道富环球扰乱市场
道富环球先是宣布盈富基金不再投资美国制裁名单上的中国企业,两天后又改变决定,香港金管局批评其造成“市场不确定性”。
2021年1月20日
特朗普政府将小米和中海油列入黑名单
特朗普政府在最后几天加紧行动,将中海油和小米等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还赋予美国商务部限制从中国进口技术的新权力。
2021年1月15日
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未上美投资黑名单
虽然美国财政部此次阻止住了阿里等企业被列入黑名单,但新的拜登政府将在国会面临两党一致压力,要求采取对华强硬立场。
2021年1月14日
特朗普摘牌中国企业将适得其反
弗里德:以行政令或法律强迫中国企业摘牌是糟糕的做法,主要作用是以牺牲美国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让中国投资者发大财。
2021年1月14日
Lex专栏:香港结构性产品退市发出的信号
受美国制裁影响,多家美国银行计划将在香港上市的500只结构性产品退市,投资者应该听懂它们发出的撤退信号。
2021年1月12日
三家美国投行计划将500只结构性产品从港交所退市
此举是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对特朗普行政令作出的回应。而港交所并不认为这会对香港结构性产品市场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2021年1月11日
特朗普对华投资禁令让金融业困惑
特朗普的中国投资禁令措辞含糊不清,让全球金融行业困惑不已,纽交所摘牌中国三大电信企业一事的前后反复就是缩影。
2021年1月8日
美国考虑将阿里巴巴、腾讯列入投资黑名单
此举可能导致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严重升级,两家中国科技集团的股价周四应声下挫。
2021年1月8日
纽交所再变卦 又决定将中国三大电信企业摘牌
在遭到美国财政部长批评后,纽约证交所再次改变主意,收回了撤销将中国移动等摘牌的决定。同时美国财政部对行政令做了新解释。
2021年1月7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禁用支付宝等中国应用
特朗普在临近下台之际又采取一项加剧美中紧张的行动,下令禁止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和QQ钱包等8款中国应用程序进行交易。
2021年1月6日
纽交所取消将中国三大电信集团摘牌的计划
纽交所周一晚表示,“根据与相关监管机构的进一步磋商”,它不再打算进行这些退市行动。三家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港股大幅上扬。
2021年1月5日
Lex专栏:美国退市“清单”上的中概股
纽交所已启动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退市程序,金融、科技和能源行业的中企也都处于风口浪尖,未来还会有更多中企被摘牌。
2021年1月5日
Lex专栏:中国股票面临优胜劣汰
一些中国股票在会计和治理方面问题频出。从长远看,淘汰这些股票对投资者将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一过程将充满困难。
2020年12月16日
美国众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影响分析
王英良:作为一种深度的不信任和资本剥离计划,该法案进一步削弱了“有问题”的中资在美存在的“合法性”。
2020年12月16日
美国对中概股企业“查账”背后——从“东南融通”造假案谈起
李军:如果双方都不愿让步,中美只能“金融脱钩”,所有中概股回归香港或大陆股市,或中概股接受中美两国双重审计,各自保留审计工作底稿。
2020年12月7日
中概股回归背后的美股新“围城”效应
夏春:中概股回归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过去20多年美股出现新“围城”效应,即使中美关系未变化,中概回流港股和A股这个大趋势早晚也会到来。
2020年10月22日
蚂蚁集团 “A+H同步上市”的实质
郑志刚:这次蚂蚁集团采用的A+H同步上市和之前的先A后H,或先H后A,最终形成A+H究竟有何不同?同步上市和二次上市,甚至首次上市究竟有何不同?
2020年8月28日
中概股回归推动港交所利润创新高
香港交易所今年上半年实现创纪录利润,原因是从美国退市的可能性促使中国科技集团在香港发行数十亿美元股票。
2020年8月20日
中概股回归助力双循环互动
程实、王宇哲:中概股回归通过“鲶鱼效应”强化中国资本市场优胜劣汰,这将进一步有助于形成优质人民币核心资产,增加对于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2020年8月14日
Lex专栏:中概股的止步和退市
推动改善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的会计准则是有道理的,但以不符合美国的特定标准为由将它们驱逐出美国交易所则毫无道理。
2020年8月12日
特朗普威胁中概股,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蔡凯龙:如何看待《关于保护美国投资者防范中国公司重大风险的报告》?特朗普对中概股威胁有多大?
2020年8月12日
中概股回归意味着什么?
伍治坚:目前A股和港股对于新经济公司的估值显著高于美股,如果美股没有显著低估这些中概股的估值,那么就是A股和港股高估了他们的估值。
2020年7月28日
每周数读:世卫组织的经费从哪儿来?
本周值得关注的数据有: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在过去3年骤降、中概股回流使得港交所获利、世卫组织的财源问题。
2020年7月16日
中国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前景
张锐:2019年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市场集资额高踞全球首位,那么,吸引中概股积极回归或首选港交所作为募资渠道的趋势是如何形成的?
2020年7月14日
新浪接到27亿美元私有化要约
这项要约将意味着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将公司私有化,结束新浪在纳斯达克的20年上市。
2020年7月7日
Lex专栏:在美上市的中国股何去何从?
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最多只有22%的公司符合回港二次上市的条件,剩下的约80%面临被困海外的风险。
2020年7月6日
中概股回归香港:打新看上去很美
蔡凯龙:盲目套用A股打新思路,认为回归香港的中概股打新就能获利是错误的。 因为市场和标的不同,其中蕴含不为人知的风险。
2020年6月30日
每周数读:大型科技企业成为疫情下的股市赢家
本周值得关注的数据有:今年全球市值增长最高的企业、新冠病毒研究的论文风暴、新冠疫情将引发全球贸易收缩。
2020年6月28日
中概股回归将利好香港
美国一项新法案可能迫使众多中国企业从华尔街退市,银行家称,继京东等企业之后,可能会有更多中企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
2020年6月23日
每周数读:美股“中概股热”降温
本周值得关注的数据有:受益于新冠疫情的企业表现;非裔选民对特朗普政府评价恐影响美国大选;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数量持续下降;介入香港政治风暴的汇丰和渣打,如何仰赖亚洲市场。
2020年6月11日
从京东网易回归看中概股的回国上市潮
者希博:我们不能对于回香港二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过度乐观,一家公司的股价更多的还是需要公司盈利能力作保证。
2020年6月11日
热门文章
1.
与欧盟唱反调 匈牙利开始接种中国疫苗
2.
恒生指数将洗牌 纳入更多内地成分股
3.
疫苗攀比之风日盛
4.
北美企业寻求打破中国稀土主导地位
5.
研究:巴西新变种能够逃避自然免疫力
6.
美国AI国家安全委员会:美或失去半导体领域优势地位
7.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腐败被判入狱
8.
标普500指数创下去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9.
Lex专栏:早该进行的恒生指数大洗牌
10.
可持续投资成为主流投资方式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