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非洲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阿拉伯之春”的阴影
随着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多地与混乱和流血冲突联系在一起,如果西方的军事干预被卡扎菲长期拖延下去,或是利比亚出现东西分裂,“阿拉伯之春”就可能蒙上阴影。
2011年3月21日
分析:卡梅伦的利比亚测验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曾飚: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利比亚禁飞区决议,以及盟军对卡扎菲政权进行空中打击,是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近两周斡旋和运作的胜利。
2011年3月21日
社评:打击卡扎菲的正当性
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利比亚平民后,盟军对卡扎菲的部队发起空中打击,这是正当的。阿拉伯领导人应当给予完全支持,无论是道义还是物质上的。
2011年3月21日
盟军开始军事打击卡扎菲
周六,法国、英国和美国开始从空中和海上对忠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军队发起了军事打击,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禁飞区决议。此后,卡扎菲发表了讲话,称北非已经成为战场,西方的利益将受到打击。
2011年3月20日
利比里亚女总统的“非洲范儿”
通过穿着突显非洲风格的服装,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赢得了该国许多族群的爱戴。她的整体搭配显得很亲切、绝对的非洲范儿而又不失庄严。
2011年3月16日
中资企业非洲战略遭挑战
随着利比亚局势恶化,中国企业纷纷撤离。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非洲战略是否会发生变化?中国在非洲每年可达500亿美元的投资是否会下降?
2011年3月8日
利比亚外长库萨出走伦敦
英国和美国周四宣称,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Moussa Koussa)的变节意味着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遭受重要挫折。英美称,库萨的辞职证明利比亚政权正在“瓦解”和“腐烂”。
2011年4月1日
Lex专栏:图洛石油的隐忧
道达尔和中海油同意以29亿美元收购图洛石油在乌干达一个油田的权益,这让中国在非洲又获得了一份重要资产。但图洛石油的税务纠纷,意味着交易存在隐患。
2011年3月31日
中海油受让图洛石油乌干达油田部分权益
业务重点放在非洲的油气勘探公司——英国图洛石油公司(Tullow Oil)正与乌干达政府陷入新的税收争议。此前,该公司以29亿美元出售其阿尔伯特湖盆地(Lake Albert)项目的部分权益。
2011年3月31日
德国“弃权”不负责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施特尔岑米勒:对利比亚采取行动的法律依据十分清晰,如果安理会不行使“保护责任”,那么联合国残留的公信力也会荡然无存。德国投弃权票是错误的。
2011年3月31日
IEA:欧佩克今年收入将达万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如果原油价格继续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石油生产国卡特尔组织欧佩克(Opec)今年将首次收获1万亿美元的出口收入。
2011年3月30日
利比亚战局将如何演变?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利比亚禁飞区已经演变为更具雄心的行动。现在的问题与其说是军事干预是否正确,不如说是“现在该干什么?”
2011年3月29日
卡塔尔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政权
卡塔尔已成为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委员会——为这一北非国家代表的首个阿拉伯国家,这为反对派获利于向全球市场销售石油打开了大门。
2011年3月29日
利比亚反政府军全面西进
在西方空中打击摧毁了政府军坦克、装甲车、火箭发射器与卡车后,利比亚反政府军周日重新占领了东部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Ras Lanuf),并进一步向西挺进。
2011年3月28日
中国瞄准阿根廷银行业
中国已将阿根廷变成自己的第三大投资目的地,这股投资浪潮甚至可能拓展至银行业。据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正在调查收购标准银行阿根廷分行的可能性。
2011年3月23日
萨科齐为何要打卡扎菲?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在西方与利比亚关系最好的法国,这次成为了轰炸利比亚的主力。萨科齐一反常态,力主轰炸卡扎菲这位“法国人民的老朋友”。
2011年3月23日
人权还是主权?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信海光:在西方空袭利比亚问题上,到底是人权大于主权,还是主权大于人权?一旦涉及意识形态问题,辩论双方往往谁都很难说服谁。
2011年3月22日
冷静看待“阿拉伯觉醒”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75年前,阿拉伯人为反抗欧洲统治者而觉醒。今天,他们为反抗本国专制政权而觉醒。不过,很难说目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民主革命。
2011年3月22日
不能无限抬高人权
读者bhtang:如果有能力,我们当然要竭尽全力去争取民主,但我们也更不能无限地放大人权。当今世界,还没有一个机构有资格代表全球民众。
2011年3月21日
“正义之战”不正义
读者thinktwicegood:类似利比亚这样不该发生的“正义之战”比比皆是。原因何在?关键是这些发动这些“正义战争”国家的潜藏利益“强奸”了他们口头上的所谓“正义”。
2011年3月21日
利比亚局势的几个可能性
读者wjsxhz:利比亚局势有几种不同的发展可能,而最可能的一种是,在盟军军事打击下,卡扎菲攻势停滞,但反对派也难以向西推进,利比亚人民面对长年的腥风血雨。
2011年3月21日
安理会通过利比亚禁飞区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通过了一项有关利比亚的决议。该决议允许对利比亚实施禁飞区,还包括其它保护利比亚平民的措施。
2011年3月18日
不应坐视利比亚局势恶化
FT社评:卡扎菲可能凭借火力优势决定性地击败反对派。成功攻占利比亚东部重镇班加西将对反对派形成致命打击,并且有可能引发屠杀和难民潮。
2011年3月17日
西亚北非政府打击民众抗议
目睹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被民变浪潮赶下台后,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正发起复仇似的反击。利比亚和巴林政权都开始对反对势力展开坚决打击。
2011年3月17日
欧洲高官:军事干预利比亚“时机已过”
一些欧洲高级官员表示,英国和法国已经失去了发动军事行动,阻止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镇压利比亚反对派的全部希望。
2011年3月16日
利比亚叛军警告不支持禁飞区的国家
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发出含蓄警告,称未能支持反抗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的起义的国家,在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可能不能再得益于利比亚丰富的石油储量。
2011年3月14日
如何让卡扎菲垮台?
英国前外交官罗斯:针对屠杀本国人民的卡扎菲,国际社会与其军事干预,不如采取抵制、孤立、破坏等非暴力措施,包括对利比亚高官发出个人警告。
2011年3月11日
卡扎菲轰炸叛军控制的石油设施
利比亚主要石油码头——锡德尔港(Es Sider)周三晚遭到忠于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的空军的轰炸,燃起大火。受利比亚动荡局势升级影响,基准布伦特原油(Brent)价格突破每桶115美元。
2011年3月10日
仁慈的独裁比暴政好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卡普兰:仁慈的独裁者虽然独裁,但他的统治对于他的人民并非一点好处都没有。人们会认识到,战胜暴政远非举行选举那么简单。
2011年3月10日
破解“资源诅咒”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乔治•索罗斯:在中东和北非一些国家,石油收入支撑腐败政权,却没有造福人民。事实表明,提高石油业、采矿业等自然资源行业的透明度,有助于破解“资源诅咒”。
2011年3月8日
如何与独裁者打交道?
前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杰里米·格林斯托克:在与那些剥夺本国民众自由和个人权利的政体打交道时,西方应该更加小心谨慎。民主国家需要弄清楚:哪些独裁者可以打交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
2011年3月8日
热门文章
1.
美国要如何重塑全球经济?
2.
美国称准备应对中国的强硬举动
3.
俄罗斯声称在顿涅茨克击退乌军大规模袭击
4.
法国反对北约在东京设办事处
5.
东北经济:漫长的季节,何时等到春天?
6.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继续下降
7.
阿斯利康无惧地缘政治压力押注中国
8.
Lex专栏:俄罗斯产量让沙特无法提升油价
9.
目前经济形势下基金投资策略
10.
不管有没有特朗普,美国社会的崩溃或许都不可避免
|‹
上一页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