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马斯克的DOGE究竟是什么?

王衍行:到底“政府效率部”是什么样的机构?它为何会由马斯克领导?这个决定背后有哪些战略性考量?
2024年11月20日

特朗普上台对市场是利好吗?

拉娜•福鲁哈尔:投资者会经历暂时的甜蜜期,但之后会发生什么是令人担忧的。
2024年11月19日

逆周期刺激与结构性改革之辩

胡伟俊:逆周期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逆周期政策能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平稳的环境,而结构性改革有助于降低对逆周期政策的依赖。
2024年11月19日

马斯克与他的政府效率部

郑志刚:选择以超然独立的政府效率部来推进改革,在我看来,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一个重要考量也许是,一项改革由外部力量推动也许更容易获得成功。
2024年11月19日

特朗普归来,欧洲到底在紧张什么?

张冬方:八年前特朗普第一次大选获胜时,当时的马克龙和默克尔还是强强组合;而今特朗普强势回归,马克龙和朔尔茨均陷入弱势和困境。
2024年11月19日

特朗普将进一步拉开美国与欧洲的差距

从几乎每个维度来看,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组合对美国股市都是有利的,而把监管置于创新之上的欧洲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2024年11月18日

气候资金博弈:中国是否将承担更多全球责任?

林孜:中国在新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谈判中的立场到底是什么?在全球气候资金中发挥着怎样的角色?NCQG的方案设计应当有哪些考量?
2024年11月18日

即便没有美国,气候行动也要坚持下去

图比亚纳:特朗普胜选对全球气候行动是一个挫折。但现在不是绝望的时候。多边气候行动以往被证明具有韧性,它有望再次被证明具有韧性。
2024年11月15日

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现实视角:以主要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为例

郑志刚:一股独大固然不容忽视,但一股独大之下的主要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中国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需要重视这一现象。
2024年11月15日

数字平台有偏见,草根经济难创新

吴延晖:以中国的数字文艺娱乐市场为例,平台的推送和操纵能决定一部作品的命运。平台的偏见足以主宰市场沉浮,甚至窒碍产业创新。
2024年11月14日

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全球经济“热启动”

程实、周烨: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在热启动的恢复中,将一步步重构自身架构,通过政策经验的再校准,化解短期挑战与长期瓶颈的阻碍。
2024年11月13日

制造业迷信注定会失败

沃尔夫:将美国制造业就业的消失归咎于中国,比归咎于国内消费者和自动化要容易得多。
2024年11月13日

美中关系要看特朗普的架式

麦艾文:未来走到台前的将是“交易者特朗普”,还是“竞争者特朗普”?这将决定美中关系走向,双方谈成大交易和关系大滑坡都有可能。
2024年11月13日

美国传统媒体衰退中的竞选教训: 特朗普如何赢得选举宣传战

小华、杨方曦:未来候选人若想赢得美国年轻且变化的人口结构选民的支持,必须与数字创作者和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的大V深度绑定,彻底重新定义影响力策略。
2024年11月13日

产学研深度融合驱动AI科技未来——专访香港理工大学赵汝恒副校长、张磊教授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AI能为中国手机厂商的竞争带来哪些改变?
2024年11月13日

弥合养老金缺口,实现财务独立

陈敏兰:人们越来越渴望长寿且优雅地老去,而同时,对生活成本上升、退休储备金耗尽的担忧也挥之不去。那么,应如何为长寿人生做好准备呢?
2024年11月13日

低估财政增量政策的五大误区

沈建光:市场对中国增量财政政策存在五大误读,投资者或低估了隐性债务化解对于提振经济的重要意义,也忽视了财政进一步扩大赤字的潜在空间。
2024年11月13日

中国式化债:困难与疑问

徐瑾:如何评价本轮化债?债务问题看起来是一个金融问题,但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不能仅仅看数字看规模,更应该看债务对应的资产。
2024年11月13日

祝贺特朗普当选:世界500强公司掌门人究竟想表达什么?

王衍行:在政策变动的背景下,这些企业高层以审慎的乐观迎接未来挑战,渴望通过“政企”合作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11月12日

美元和新兴市场面临巨大变化

布鲁克斯:美国大选可能是美元大幅上涨的开端,新兴市场货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
2024年11月12日

印度能扭转制造业失败吗?

萨勃拉曼尼亚:泰米尔纳德邦的制造业繁荣,为印度其他地区提供了效仿的模板。
2024年11月12日

当加密预测市场Polymarket超越传统民调时,背后寓意何在?

林薇:为何一个博彩性质浓烈的加密预测平台能够如此准确的预测出美国总统竞选这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为何它比传统民调更有效地预测结果?
2024年11月12日

FT社评:特朗普给联合国气候大会蒙上阴影

威胁要再度带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当选总统不太可能终止联合国气候大会进程,但欧盟和中国必须准备好帮助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
2024年11月12日

为什么救助地产需要财政出手?

梁岩:在房地产部门面临无法市场化出清和大量地产企业和项目已然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从道义还是从现实角度出发,财政部门都有必要分担损失。
2024年11月12日

世界能完成气候目标的时间不多了

沃尔夫:当危险还远在地平线,人类无法提前做出防范,这种倾向正在阻碍我们在当下采取必要的行动。
2024年11月11日

丹麦王国驻沪总领事魏鸣珂:进博会窗口下,丹中两国如何拓展海运合作?

魏鸣珂受访表示,对丹麦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持乐观态度。丹中两国将在安全、绿色航运、绿色造船和绿色海洋技术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
2024年11月11日

特朗普2.0的五点不同

王宇哲:短期经贸极限施压是特朗普2.0冲击的明牌,但在军事、科技等其他议题上的大国博弈重心或有变化。
2024年11月10日

特朗普2.0时代,中国科技产业会受到“二次冲击”吗?

陈白:接下来对中国一众科技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最大可能避免此前中美贸易冲突中所产生的伤害,尽可能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2024年11月10日

德国总理朔尔茨执政以来为何三度出访印度?

袁杰:德国政府制定“聚焦印度”政策文件,这与德国去风险和降低对中国依赖的目标相关,但德企进入印度不是为了取代中国,而是一种补充。
2024年11月8日

马斯克:美国的“影子总统”,还是特朗普寿糕上的蜡烛?

魏城:马斯克全力为特朗普助选,特朗普投桃报李,许诺当选后任命马斯克主管“政府效率部”,马斯克提出了惊天动地的减支方案,但​受到各方质疑。
2024年11月7日

分歧与共识:中国2035年气候目标将走向何方?

林孜:尽管中国NDC目标完成进度良好,但要实现《巴黎协定》1.5度温升控制目标,中国还需加大自己的“作业”难度。
2024年9月8日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