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天然气争端影响俄罗斯入世?

俄罗斯是目前世贸组织外的最大经济体。俄政府 力争今年入世。但是,最近爆发的俄乌天然气争 端,使人们怀疑俄罗斯对自由贸易的承诺。
2006年1月10日

2006全球股市初现牛气

2006年全球股市以涨势开局,不过由于市场人士预计,美国利率水平可能接近当前加息周期顶点,美元汇率及美国国债收益率双双走软。
2006年1月10日

中国银行60亿美元赴港上市获准

预计中行市账率将高于建行,以平息有关“贱卖银行”的抱怨
2006年1月10日

外界对中国改变外汇储备策略疑问增多

中国上周表示,可能改变外汇储备币种及资产 结构。 渣打银行驻上海经济学家 Green 指出,有关 中国外 汇储备多元化的言论,可能会增加美元下跌的 压力。
2006年1月9日

日本:三井住友股价大涨 银行借机筹资

以补充资本金并偿还亏欠政府的部分债务
2006年1月9日

美国公司1月发债可能创新高

它们利用低利率和强劲需求尽量多发债
2006年1月9日

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启示

Gas acquires new strategic importance as fuel of future
2006年1月6日

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启示

俄罗斯和乌克兰最近围绕天然气管道的争端,可 能增进德国等欧洲国家对液化天然气的兴趣,因 为液化天然气可用船舶运输,使买方掌握更大主 动权。
2006年1月6日

普京天然气战略不合逻辑

专栏作家皮尔:俄国总统普京在最近俄乌天 然气争端中的表现颇为笨拙。他本应明白,能 源外交的成功关键,在于可预知性。
2006年1月6日

中国发出外汇储备多元化信号

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减少购入美元和美国国债
2006年1月6日

欧洲央行连续6年通胀“超标”

预期欧元区通胀率将在今年内跌至略低于2%的理想区间
2006年1月5日

股市成为企业圈钱之地

读者Alan:有读者来信谈中国股市的问题,最后 归结起来,似乎还是法制不健全。我想这就像一 个孩子犯了错,父母打了孩子几下屁股后照样去 搓麻将,孩子并不知道方向何在,也只好一切照 旧了。
2006年1月4日

各方努力解决俄乌天然气争端

俄罗斯指称乌克兰从其管道中偷走天然气
2006年1月4日

富时指数全面调整企业分类

这是6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
2006年1月4日

“香港IPO将再创纪录”

普华永道称,由于许多中国内地企业(包括国有银行和电力企业)计划在香港上市,今年香港首次公开发行总额预计将达258亿美元,创下新高。
2006年1月4日

股市下跌到底与什么有关?

北京读者尹君、丁岩:常常听到一个似是而非的 说法:中国大陆股市与经济走势背离。但我认 为,股市的升降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兴衰成正比。
2005年12月30日

投行“登峰造极”年?

Lex专栏:对全球投资银行来说,2005年是值得 庆祝的一 年。景况之佳,超出所有人预期。但问题是,在 攀升至如此高的巅峰后,“回跌”可能是唯一的 走向。
2005年12月30日

技术故障再袭日本证交所

这加剧了人们对该国市场基础设施的担忧
2005年12月30日

台湾联华电子高管股票交易遭调查

该公司董事长曹兴诚昨日承诺辞职,以保护公司免受“政治压迫”
2005年12月30日

大宗商品“飙升”年

中国工业化产生巨大原材料需求,是全球大宗商 品价格飙升的关键因素。出于自身的原材料需 要,中国与多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了特殊关 系。
2005年12月29日

IPO“丰收”年

IPO year in review
2005年12月29日

IPO“丰收”年

大宗商品企业倍受追捧,互联网公司重获青睐, 加上中国、俄罗斯大型国企在海外上市,令2005 年全球IPO(首次公开发行)总额刷新近年纪 录。
2005年12月29日

石油价格“高企”年

价格、利润与控制权构成了2005年石油行业的主 题:地缘政治、气候扰动和中国需求支撑着高油 价,买方和卖方都在寻求对这一高价资源的控 制。
2005年12月29日

美国公司将因新财务规则陷入解释混乱

该规定要求公司从收益数据中扣除员工股票期权的成本
2005年12月29日

国债收益率曲线反向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忧虑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昨日短暂跌至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下,为5年来首次
2005年12月28日

日本通胀2年来首次上升

显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摆脱持续7年的通缩
2005年12月28日

中国上调天然气价格5-15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表示可能会逐年进一步提价
2005年12月28日

油价凭什么大幅上提

读者吴木銮:有些专家认为中国应大幅提高油 价。这种说法很荒唐,无异于要求将中国窝窝头 的价格,提高到每个一美金。
2005年12月23日

2005:新兴市场崛起的一年

除中国外,今年全球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和债市均 表现良好。这样的回报水平通常无法持久。人们 是否有理由相信:新兴市场这次能够避免危机?
2005年12月23日

能源价格大幅下挫 推低美国通胀指标

令实际消费支出上升
2005年12月23日

华尔街四大投行并购业务收入均超10亿美元

全球并购活动达到了自互联网繁盛期高峰以来的最高水平
2005年12月23日
|‹上一页‹‹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下一页›|